English

防治沙尘暴 草的作用大

2000-05-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林英 庄电一 我有话说

今春连续不断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使我国北方乃至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深受其害。在饱受了黄沙飞尘的袭击后,人们在问,沙尘暴能不能防治?该如何防治?从中央领导到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共同关心、共同探寻这个问题。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在宁夏征沙渠治沙示范区,在中央有关部委,记者向气象、草原、生态、林业、水利等各方面的专家请教问题的答案。

沙尘暴可以防治,这一点专家们的答案清楚一致。青藏高原北部特有的大气环流给西北地区带来了频繁的大风和持久的干旱气候,这是自然现象。但是如果地面植被好,即便有大风也不会起沙起尘,世界上一些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有时也刮12级大风,但不会发生沙尘暴天气。另一方面,沙漠、荒漠化等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对气候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加剧大风和干旱天气的发生,造成恶性循环。要防治沙尘暴,恢复地面植被,改善沙地的生态环境,有风无沙,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何恢复地面植被?答案就不那么简单了。专家们告诉记者,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形势非常严峻,治沙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但大部分地区是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沙化的速度,至今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仍在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专家提醒说,要实现“人进沙退”,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信心和热情,有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要有科学的治理方案,才能有好的效果。

据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治沙处的同志介绍,近年来土地沙漠化发展最快的地区是西北草原牧区。近20年来,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以每年1693.7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而靠近三北地区东部的吉林和辽宁已实现了“人进沙退”,每年减少沙漠化面积400多平方公里。草原植被被破坏是造成土地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滥挖乱垦、超载放牧和草原鼠害是破坏草原植被的三大罪魁祸首。

在宁夏,每年因滥挖甘草直接或间接破坏草原植被达二三十万亩,而全区1485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基本在草原地区。1990至1999年10年间,三北地区开垦草原和灌木林地达200万公顷,至今有100多万公顷开垦的草地被撂荒。在西北沙区,撂荒即是使其沙漠化。目前我国天然草场的载畜量普遍超过合理载畜量的50%以上,过载造成的草原植被退化使鼠虫猖獗肆虐,宁夏草原每年的鼠虫危害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加剧了草地的沙化速度。

沙漠化加剧的主要地区在西北草原地区,因而治理沙尘暴,恢复草原植被,要把种草放在首位。专家们指出,在年降水量100—3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的干旱荒漠地区,也只有极耐干旱的草才好成活,才能很快固沙,为植被的整体恢复打下基础。西北沙漠地区普遍干旱缺水,只有在七、八月份有少量降雨。种树极难成活,且耗费人力、物力和水资源太多。在七、八月份的降雨期之前撒下沙生草种,不用灌水即可利用降雨出苗,生长至15厘米左右。秋冬季节小草干枯了,但是它们伏在地面上起到了显著的固沙作用。第二年的雨季,它们还会勃发生长。如果再同时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效果会更好。那不起眼的小草,会让绿色在沙漠中逐渐加深扩大,会阻挡住沙尘飞扬。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当前的退耕还林还草、治理西北生态环境战略中,草的作用被弱化、被忽视了。专家们呼吁:按科学规律办事,严格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草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一般宜林的地方必定宜于草,而宜草的地方不一定宜于林。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更适于种植抗旱性牧草。种植牧草有易种植、易成活、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不论从发挥生态效益的角度,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都有必要把种草放在比较突出的地位,与单纯种树相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们指出,长久以来我国草地建设投资不仅少,而且时断时续,没有一个稳定的渠道,全国每亩天然草地年平均投入不足0.1元。这是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当前的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西部生态建设中,应当把草地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规划、投入、实施等方面给予保障。应提倡大力发展草产业,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牧草的产业化经营也是巩固草地生态建设成果,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以紫花苜蓿产业化为代表的草产业已在宁夏等地蓬勃兴起、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发挥了强大辐射带动作用,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退耕种草积极性。

在大力推动种草治沙的同时,专家们还建议西北各省区应在草原推行封沙育草,退牧还草,改大野放牧和游牧为饲养、圈养。具体实施可参照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办法,由国家提供牧草和口粮。这样才能给西北草原提供休养恢复的机会,使西北草原的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恢复,从根本上解决沙漠化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